散熱器是幫助CPU散發熱量的東西。CPU過熱一方面會加速老化,另一方面也會大幅度降低性能,而散熱器又很便宜,所以選擇一個好的散熱器很有必要。
先簡單了解一下散熱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:
傳熱底座 被緊緊的固定在CPU上,將CPU發出的熱量傳遞給導熱銅管,導熱銅管 里有導熱液,遇熱蒸發,將熱量傳遞到散熱鰭片上,鰭片 的作用是將熱量平均的分散開,再由風扇 將熱量吹走。 因此選購CPU散熱器,我們要重點關注:導熱銅管的數量、傳熱底座的做工、散熱鰭片的大小和風扇的風量。 一、導熱銅管
熱管是影響熱量傳遞的關鍵部件,熱管越粗(大部分是6mm,也有少量8mm的)、數量越多,散熱效果也越好。家用辦公的場合選2根熱管的就足夠;4根熱管是現在的主流,CPU不超頻的情況下4根熱管足夠;而超頻玩家可以選6根熱管或以上的。 此外熱管還分鍍鎳和無鍍鎳,鍍鎳的熱管呈亮閃閃的銀色,有防銹防腐的作用,因此能高效的使用很長時間。
二、看傳熱底座底座要求**的平整,這樣才能與CPU充分接觸,可以說底座如果不平整,再多的熱管都沒有用,因此底座的做工要**的精良。
目前的傳熱底座有三種:熱管直觸的*便宜,通過把熱管壓扁、打磨來保證底座的平整性,這也導致底部的熱管變得非常薄,時間久了可能會出現坑坑洼洼的情況,導熱效率變低。
銅底焊接底座是用打磨的像鏡子一樣光滑的銅底將熱管完全包裹,解決了熱管直觸的兩大弊端,現在大部分高端的散熱器都是用的這種底座。
均熱板:采用均熱板的散熱器很少見,高端筆記本里用的倒是比較多。它在底座里也加入了導熱液,受熱后蒸發將熱量均勻的傳遞到整個底座上,導熱效率也更高。 三、看散熱鰭片 鰭片擔當著將熱量分散到空氣中的重任,因此,主要看鰭片與空氣的接觸面積,也就是說,鰭片越多,散熱能力也越好。
此外,由于熱管是穿插在鰭片中間的,因此它們之間結合的工藝也影響著導熱的效率。
回流焊工藝顧名思義就是將熱管和鰭片焊接到一起的,成本較高,但是很牢固,比較耐用,價格也較貴。 穿片工藝也稱“穿fin”,就是將熱管直接插入鰭片中,成本低,但對做工和工藝要求很高。穿(插)得好,鰭片就不容易松動,穿(插)得不好,鰭片沒用多久就松了,導熱效果可想而知了,所以建議買主流的**子,價格不貴,質量也有保證。 四、看風扇 這個就要多對比一下風扇的風量和噪音值了。 風量用CFM表示,越大,散熱越好。而噪音值越低,噪音也就越小。 此外還要注意一下有沒有PWM智能溫控風扇,喜歡花花綠綠光污染的也可以看看有沒有RGB風扇。這些數據都可以在商品的詳情信息中找到。 五、看散熱器支持的平臺 由于AMD平臺的主板和英特爾平臺的主板的散熱扣具是不一樣的,因此購買前要看看散熱器支持哪種平臺,絕大多數的散熱器都是兩個平臺都支持的。 簡單說一下散熱器的**
貓頭鷹:奧地利**,貓扇以靜音聞名,貓頭鷹的散熱器*主要的特點也是靜音了,而且**沒有光污染,堅持使用回流焊工藝,但是價格較昂貴,入門級別的散熱器就要300元,主流的要400元左右,都可以買別的牌子*高端的型號了。 大鐮刀:日本**,鐮刀家的散熱器做工**,細節上的設計很人性化。扭曲銅管技術可以避開內存條,不擋內存。其中99元的4熱管赤兔馬系列性價比非常高,中低端散熱器**。 ID-COOLING:國內**,產品設計感非常棒,而且性價比很高。主力產品是面向小機箱的下壓式的散熱器,*劃算的是150元左右的is-60,6熱管、鍍鎳、銅底鏡面,配置非常豪華。 九州風神:國內**,九州風神*出名的就是玄冰400和大霜塔了,玄冰400又稱“反人類400”,因為特別難安裝,不如同價位的鐮刀赤兔馬;大霜塔是一款較為廉價的6熱管散熱器,散熱效果非常好,但內存條馬甲太高的話,會有擋住**根內存的情況。 酷冷**:中國臺灣**??崂?*既有性價比高的30多塊錢的暗黑120型號,也有非常牛的8熱管、均熱板型號的V8GTS,但中端的百元型號比較中規中矩。 超頻三:國內**,超頻三大多是百元以內的散熱器,雖然便宜,但散熱效果還是不錯的,比較出名的是廉價但好用的紅海mini系列,40元左右的雙熱管塔式散熱器,給老電腦升級又不想多花錢的就選它吧。 利民:中國臺灣**,利民的散熱器大都是高端貨,主要面對高端超頻用戶,利民的銀箭系列外觀充滿“鋒利”的感覺,非??帷?*后: 1.散熱器本身并不貴,而風冷散熱器是*劃算*安全的選擇。 2.散熱器的散熱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做工,雜牌小廠生產的散熱器可能會有很多熱管,但做工不達標也只是徒有其表,所以建議是買大**的散熱器,質量有保證。 3.選擇散熱器的時候也要留意機箱的限高以及支持的平臺等信息。